学术文章
巧克力工厂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回顾

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

       前段时间,费列罗紧急召回一批可能存在沙门氏菌污染风险的产品,我国海关总署也发布了消息提醒消费者不要食用相关产品。


啥?!

甜甜的巧克力都不能安心地吃了?!



       当地时间3月27日,英国向世界卫生组织(WHO)通报了单相鼠伤寒沙门氏菌(Salmonella typhimurium)序列34型感染的聚集性病例。感染源可追溯到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意大利费列罗集团在比利时阿尔隆的工厂生产的 Kinder巧克力系列产品,这些巧克力已经销往至少113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包括中国。

       截至4月25日,已有比利时、法国、德国、英国、美国等11个国家报告了151例疑似与食用受污染巧克力产品有关的沙门氏菌感染病例,感染者中89%为10岁以下儿童,至少9名感染者住院。该菌株对7类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,但对阿奇霉素、环丙沙星、美罗培南和头孢菌素敏感。国际食品安全官方网已于4月10日发出警报,在全球召回相关产品。



沙门氏菌是什么?有什么危害?


       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,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。据相关资料显示沙门氏菌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,在0℃环境中可存活约一个季度,在55℃可存活1h左右,而当温度升高到60℃时,只能存活15min;在5%的石炭酸中,5分钟死亡 ;此外,沙门氏菌在水中可存活2~3周,冰箱中可存活3~4个月,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~2个月。由此可见,沙门氏菌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存活的可能性较大,是危害饮食健康的隐形杀手。

       目前沙门氏菌现已鉴定了2600多个血清型,其分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。从流行病学的角度,沙门氏菌可分为三类其中仅感染人类的血清型包括伤寒沙门氏菌(Salmonella Typhi)和副伤寒沙门氏菌(Salmonella Paratyphi),该组沙门氏菌包括的血清型能够引起伤寒和副伤寒;第二类是具有特异宿主的血清型,主要对特定动物致病;第三类是无特异宿主的血清型,大多沙门氏菌都是这一类人人及动物共染的病原菌,且动物宿主范围非常广泛,人可因食用患病动物的肉或被污染的食物而致病。

       导致本次事件的鼠伤寒沙门氏菌,是一种可导致肠道感染的重要人畜共患病原菌,为革兰氏阴性杆菌;该菌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经粪口传播,经胃入肠后,在肠道内增殖,粘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,进而侵入固有层,引起的症状轻至肠炎重至败血症和全身系统性播散引起的内脏损害。大部分沙门氏菌感染者会出现发热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尤其腹泻会比较严重,病程持续2至7天,无需特殊治疗即可自愈,但对免疫力低下的群体来说,可能出现重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有研究指出,学前儿童沙门氏菌腹泻相较于成人具有病情进展快速、症状多样化等特点,且有较强的传染性,应引起警惕。


本次事件的溯源


比利时溯源

       比利时加工厂调查发现,2021年12月12日~1月11日都曾有记录发现在乳酪罐中发现沙门氏菌阳性,半成品样品中共有9个分离菌提交给意大利血清学和分子分型实验室,所有分离株均为单相鼠伤寒沙门菌分型ST34。基于cgMLST 的全基因组测序(WGS)分析9个分离株中的4株菌进行了显示与暴发株具有相同的图谱,并揭示了抗菌耐药性基因,另外5株与暴发菌株不匹配。比利时加工厂根据内部加工程序,分析原因,确定了黄油回路是污染源,该工厂对整个生产线进行深度清洗,销毁受影响的半成品,微生物检测结果阴性后恢复生产。


英国溯源

       2022年2月17日,英国在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(ECDC)EpiPulse系统中报告中提到,英国卫生安全局(UKHSA)通过全基因组测序(WGS)分析流程,对18例单相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病例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(SNP)聚集分析分析,找到SNP标记,通过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层次聚类(cgMLST)分析,找到分级聚类标记,该结果可用于感染病例的溯源分析;根据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出该菌对阿奇霉素、环丙沙星、美罗培南头孢噻肟等头孢菌素和头孢他啶敏感。该分析为后续溯源、药敏实验以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。


欧洲食品安全局溯源

       对比利时加工厂B分离株进行分型的意大利实验室向欧洲食品安全局提交了9株单相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基因组序列。这9株非人类分离株与24株HC5_296366人类分离株进行了分析,其中包括2株具有代表性的暴发毒株,同样用CgMLST分析方法,并用MSTree V2算法构建最小生成树,在GrapeTree v1.5.0 中实现,如下图。分析显示,两个聚类结果存在62个差异等位基因,其中一个聚类集群包括了暴发毒株的代表性分离株(SRR17830210和SRR18021617),这些来自HC5_296366的所有人类分离株和来自比利时加工厂B的4个非人类分离株;另一个聚类集群只包括来自比利时加工厂B的非人类分离株,它们属于不同的EnteroBase cgMLST分级群名称HC5_298160。这结果说明,样本中的24株人类分离株都与比利时加工厂B相关。



图1. 24株人类(深蓝色)和9株非人类(浅蓝色)

单相鼠伤寒沙门菌的最小生成树


       其他国家也陆续开展了紧急召回,在本次事件的溯源过程中,全基因组测序(WGS)分析技术功不可没,不仅能够明确鉴定感染菌株,并能够通过cgMLST和SNP分析对不同菌株进行聚类分群,还能进一步分析出菌株的耐药基因,这些分析结果为后续溯源、药敏实验以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。


溯源中cgMLST和SNP分析是什么?


       全基因组测序(WGS)是对未知基因组序列的物种进行个体的基因组测序,上文中提到的cgMLST和SNP分析,都是基于该测序后得到的数据进一步分析的。

       相对于cgMLST,可能大家对于MLST分型技术更为熟知,MLST是一种传统的基因分型技术,利用一组7个左右的管家基因对菌株进行分型,目前最新更新显示已经有了130种微生物的MLST数据。(PubMLST数据库链接:https://pubmlst.org/organisms

       cgMLST,全称为全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(CompleteGenome Multilocus SequenceTyping),与MLST只选择数个保守基因不同,cgMLST以大量菌株为基础的核心基因组作为序列分型标记,cgMLST技术以现有MLST数据为基础,在构建核心基因组和分型的过程中,一方面确保已有MLST管家基因存在于核心基因集合中,另一方面要将构建获得的最小生成树同已有数据进行比对,保证分型结果的一致性,这一分析是基于对分析物种的全基因组数据来进行的;cgMLST可用于目标物种的核心基因分析(core gene)、对测序菌株进行序列分型和菌种鉴定、分析目标菌种的群体结构和遗传进化规律、对目标菌种导致的环境污染或感染进行溯源。

       SNP,全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(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, SNP),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,包括置换、颠换、缺失和插入,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结果,分析不同菌株之间的SNP,即SNP标记。


如何预防沙门氏菌感染?


       随着天气升温,夏天的到来无疑为沙门氏菌的增长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,面对沙门氏菌感染高发季节,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个人卫生,提高警惕,远离食物中毒。

CAUTION

1. 勤洗手,除饭前便后洗手外,接触了生肉,禽肉,生蛋等也需要洗干净手。

2. 确保熟食,因沙门氏菌耐热性不强,在选购新鲜食材,烹调时要彻底加热。

3. 生熟厨具分开,食物存冰箱时也要生熟分区,防止发生交叉污染。

4. 阻隔并扑灭苍蝇等病媒。被苍蝇污染、过期和腐败的不洁食物均要丢弃,切勿食用。

往期文章推荐:


沙门氏菌及其干扰菌的特点,传送门:【正经研究】沙门氏菌选择性培养基中疑似菌落探讨

检验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操作方法,传送门:CFDA官网 | 微生物检验方法实操视频之沙门氏菌检验




微生物研究所

点击名片关注我们